肩伤
这是一位女排选手的肩伤康复历程 ——
10年前我在深圳上学,也是从那时开始打排球,然后12年通过选拔进了省队。
对于排球而言,强劲的上肢力量是不可或缺的,发、垫、扣、拦、防中的任何一项都离不开上肢力量。
肩部长时间反复的碰撞磨损,再加上累积的疲劳和伤痛,最终导致了「肩袖损伤」的发生。
过去两三年里,伤病一直在反复,好一阵坏一阵的,发作时疼痛、无力,根本参加不了队里的训练。
当时队医的建议是 「保守治疗,不到万不得已不做手术」。
毕竟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,肩部动手术,对今后的运动表现影响有多大,大家心里都没谱。
可是到后来,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,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,别说是训练了,连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……
眼看着肩伤已经不能再拖了,2019年11月26日,我在北京做了「肩袖缝合手术」。
<常见肩袖修复手术动画>
我本来的计划是,手术后过段时间就回广州做康复的。
因为早几年前,在训练的时候,脊柱特工就给我们运动员做过足底数据采集。
后来我也一直有在关注赵炳楠老师,所以对脊柱特工也是了解和信任的。
谁也没想到,这么一耽搁,就刚好碰上了疫情。去不了医院,也回不来广州,不得已只能在家自我康复,术后黄金康复时间就这么耽搁了。
直到今年3月底,手术过去4个月了,才终于能过来脊柱特工。
手术后这么长时间,胳膊基本没怎么动过。
当时在脊柱特工评估时发现,肩关节黏连比较严重,肌肉有些萎缩,而且神经控制也比较差。
这一切都意味着,接下来的康复训练不会太轻松。
在胡玉莲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,我在这里正式开始了1周2次的康复训练。
最初的时候,光是把肩部被动活动性打开,就花费了大概3-4周的时间,初级阶段的训练不算难,但是疼痛感还是比较强的。
玉莲也跟我说过,像我现在的情况,半年左右就可以回归到一些简单的训练,但是正式打比赛的话,预计需要1年的时间。
毕竟做了手术,而且打比赛是需要爆发力的,要是肩关节不稳的话,很容易再次损伤。
物理治疗师有话说
长期进行「过顶投掷运动」,需要强大核心稳定和肩袖肌群稳定共同完成。
由于她多年前腰部损伤,在完成此类运动时核心力量不足,肩关节过度使用,间接导致过早出现运动损伤且逐渐恶化,所以在后期的调整中「腰椎调整也尤为重要」。
长期肩关节运动障碍和力学功能不良使肩袖压力极大。
对于此类患者,我们在做肩袖术后恢复治疗时,除了肩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恢复,最核心的部分是「调整肩关节位置、重塑肩关节正确的运动模式」,否则即使手术修复,长期不良功能障碍也会引发再次损伤。
现在康复两个多月了,相比初来时的情况,我能感觉到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。
目前肩关节活动度恢复的不错,疼痛不适感也逐渐消除。现在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,也可以轻松地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动作了。
康复训练依然在按计划正常推进中,接下来的阶段,主要将进行「肩部稳定性训练」以及「力量训练」。
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,但我信任我的治疗师,也坚信只要坚持康复训练,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疫情会过去,我也将重返赛场!
胡玉莲物理治疗师年纪轻轻,但很专业。
在康复过程中,她会跟我解释各种训练动作的原理,同时还告诉我很多关于运动方面的知识,教我如何避免出现运动损伤。
她是我的治疗师,更是我的朋友,虽然训练过程有点痛苦,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开心、积极向上的。
物理治疗师寄语
对于运动员来说,身体是最最珍贵的,切勿过于“坚强”,赛场上或训练中出现疼痛,务必尽早处理。
每一项运动因为运动模式的问题,都有相应的风险。比赛前后做一些正规的康复训练,是能够延缓甚至规避运动损伤的。
物理治疗伴你健康同行,脊柱特工与你同在~
Rodney是澳大利亚人,十年前来到中国,在这里当跆拳道和舞蹈老师。
运动时的一次意外,让他的肩袖出现撕裂损伤。
面对肩痛的煎熬、医生的手术建议、往年手术留下的心理阴影,他将如何抉择?
以下是Rodney的自述 ——
2020年2月份,当时疫情比较紧张。
虽然无法到外运动,不过我还是买了个腹轮机,打算居家健一下身。
滚过腹轮机的朋友应该知道,它看起来小小的,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训练基础和核心力量,还真滚不动。
有一次当我推着腹轮机向前的时候,左肩那里突然传来一阵撕裂的疼痛。那一刻,心里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。
当时因为实在疼得厉害,我还在肩上挂了绷带,平时也尽量不动用左手。
尴尬的是,我刚好是个左撇子。
有时上课写字或日常生活中,忘了自己有伤,习惯性去用左手,就会痛得龇牙咧嘴。
谁知道「安分」休养,并没有让我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。
走路还是会感觉左手沉沉的,睡觉也不能左侧卧。
更糟糕的是,连日常穿脱衣服时,肩膀也是卡卡的不舒服,不能用力做动作,像舞蹈课这种上肢动作幅度大的课程,自然也上不了了。
这一切都让我感到焦虑……
就这么一直等到8月份,终于耐不住去医院做了检查。
这才发现原来我的肩袖,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撕裂伤!
医生建议我做「关节镜手术」进行修复。
/ 常见肩袖修复手术动画
其实几年前,我曾经因为跟腱断裂做过重建手术。
结果术后恢复得不好,导致后来脚踝活动受限,很多动作都做不好,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。
这下听到医生说又要动手术,我下意识就感到抵触,害怕像之前那样留下后遗症。
而且关于术前术后的很多细节问题,医生也没有太多的解释。
肩伤一直拖着也不行,手术又让我感到恐惧,怎么办呢?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……
「那就先试试物理治疗吧,三个月不行,再来考虑手术」。
见我一直犹豫不决,医生最后给出了新的建议。
不动手术能治好我的肩伤吗?我决定试一试。
9月份,我第一次来到脊柱特工做「评估」。
当时王斯琴治疗师给我第一印象就是「专业」,我说的很多东西,她都会记录下来,而且我问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。
第一次评估结果
1、肩关节活动受限(外展80°卡压疼痛、前屈140°受限疼痛、外旋25°受限卡压、内旋只能触及下臀线且疼痛)
2、左侧冈上肌损伤(倒空罐试验阳性)
3、左肱骨头前移,左肩胛骨上回旋过多
评估完,治疗师帮我定制了康复方案,接着就开始了正式的康复训练。
每一次康复,真的是让我感觉又痛又舒服!
因为这个肩要活动开来,痛肯定是免不了的;但是每次做完,感觉都比来之前要好一点,让我知道这个康复是有效果的。
第一阶段,进行了6周康复训练之后,步行时手部的垂坠感消失,写字也已经不受影响了。
每次过来,治疗师都会先问我的身体情况,根据我的反馈来修改方案,而不是单纯地让我「执行计划」。
第二阶段康复期间,王斯琴治疗师了解到我一直以来颈椎不好,经常有头痛的困扰,还着重帮我调整了颈椎,改善了头痛的问题,真的是太nice了!
/ 部分康复训练图
一些感想:
我觉得特工能够让我重新动起来,这个是最重要的。因为如果你一直什么都不能做的话,性情也会变差,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。
特工非常厉害,帮我避免了手术,也解决了伤痛的问题,真的很感谢!
物理治疗师寄语
很多人会觉得小伤小痛忍一忍就过去了,实际上运动损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,就会变成一个“隐形炸弹”。
Rodney 就是典型的肩袖损伤没有及时处理,有炎症后开始制动,从而导致关节囊挛缩,还出现了冻结肩。
希望热爱运动的人能够重视损伤,并且损伤之后除手术外,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远离伤痛,早日康复重返运动!
脊柱特工原创内容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
都市打工人,经常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5、6个小时,时间久了难免出现一些「白领病」:颈肩酸、腰背痛、圆肩驼背、头前倾……
广州的盘先生因为久坐和不良姿势习惯,引发了一系列的疼痛和体态问题,今天由他来分享这段时间的康复经历——
我是个典型的办公族,每天7小时几乎都坐在电脑桌前。
有一天我去打球,运动完就感觉脚有点酸痛,刚好健身教练之前跟我讲过「筋膜刀对松解肌肉效果很好」。
所以第二天我就找到了脊柱特工,想过来做个简单的筋膜刀松解。
记得当时何小敏治疗师帮我松解完,又教我做了几个拉伸之后,一直以来都只能半蹲的我,居然就能蹲下去了!真的很神奇!
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,原来蹲不下去也是一种「异常表现」。
特工提示:不少朋友下蹲不完全,都是因为关节活动受限造成的,这会加剧运动损伤的风险。
有了这一次的体验之后,我对物理治疗产生了兴趣,就趁这次机会,让治疗师帮我检查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。
2022 年
第一次评估结果
1、颈椎关节活动障碍--上颈段左旋,圆肩、头前引、头部侧屈和旋转受限;
2、以胸式呼吸模式为主-- 核心肌群薄弱,颈部代偿;
3、胸椎曲度变直,胸椎 T2-T5 左旋,T6-T12 右旋,相应竖脊肌紧张;
4、骨盆前倾前移,左侧骨盆旋前位,左膝压力增大,臀肌和股四头肌、小腿三头肌紧张,臀肌无力。
结果发现我颈肩和骨盆的问题比较明显,何老师也根据评估结果,给我定制了针对性的康复方案。
然后接下来的康复期间,我还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办公姿势都是错的……
以前为了不低头看屏幕,我特意把电脑架高,结果因为电脑键盘位置太高,每次打字的时候都不得不把手抬起来,导致自己老是不自觉耸肩。
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,我又买了一个键盘放在桌面,这才终于解放了双手!
PS:这里的电脑可以再往下调一点↓↓↓
经过4次康复之后,我的体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。
而且我感觉身体变得更加轻松,以前午休醒来之后容易头痛,最近都很少出现了。
■ 脊柱特工专业康复
我之前还有「肱骨前移」的问题,何老师帮我纠正回去之后,骑车时感觉自己的手好像「变短」了一样,但我知道自己的体态更“正”了~
不仅如此,我在运动的时候,整个人都变得更灵活,肌肉反应也快了不少,控球能力也更好了。
现在我还在坚持做康复中,相信在何老师的专业指导下,身体上的各种毛病都会慢慢得到纠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