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盖损伤
膝痛有多折磨人,你可能想象不到。
寻医无果,当走路也成为一种痛苦时,我的内心是崩溃的。
但我又是幸运的,在兜兜转转之后,终于走上了康复之路。
以下是我的「康复实录」 ——
01
2017年,我开始健身。
然而还没等我修练成大神,就意外“负伤”了。
那是18年的时候,可能因为健身时发力不对或是什么问题吧,当时伤到了膝盖。
受伤之后,我就停止了运动,赶紧找医生看诊。
到医院拍了片,医生检查后告诉我膝盖软骨出现了一点损伤,但问题不大。
万幸的是,休息了一段时间后,不适症状也确实消失了。
02
自从这次受伤之后,我就很少运动了。
可惜疼痛却没有放过我。
2019年5月底,开启了接下来长达半年之久的痛苦历程。
一开始只是左膝隐约感觉到不舒服,走路时会发痛,然后越来越严重,痛到连膝盖也弯不下来。
健康问题无小事,我赶紧又去了趟医院。
这次的检查结果是「肌肉萎缩」,在医生的建议下,我连着做了一个月的理疗。
无奈的是,理疗结束了,我感觉还是不行。
甚至到7月份的时候,本来好好的右腿也来「添乱」,开始出现问题。
就这样,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:膝盖肿胀发酸,一动就痛,严重时痛得路都走不了,躺着都痛,真的整个心态都要崩了……
03
实在疼得不行,我觉得撑不住了,只能再去医院看诊拍片。
结果医生看完片子,告诉我「韧带断了,要做手术」。
简直晴天一道霹雳!
当时我整颗心猛地就沉下去了,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到了家回过神来,才在网上开始搜索关于韧带重建手术和术后康复的案例。
然后又加了很多康复群,发现有很多人受伤后,因为后期康复没有跟上,结果恢复得很差。
像群里有些「篮球发烧友」,做完前叉韧带手术后,就只能打打「养生篮球」了。
看完这些案例我的心情更差了。
这时身边有人建议我找多几位医生看看,就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奔波于各大医院。
直到8月份,总共看了7、8位医生,他们说我韧带没事,但却查不出来具体的原因。
后来有个医生给我开了药。当时吃了药症状确实有所减轻,可是吃到10月初,疼痛又开始「发作」了。
这段时间,我陆续看过骨科、运动医学科、风湿科,都查不出问题出在哪。
甚至到后来,医生都怀疑这是心理问题,建议我去看心理科……
04
这样差不多半年时间过去了。
医生看了,药也吃过了,膝盖却没有好转的迹象,只能干着急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但我还年轻,真的接受不了自己的未来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跑跳。
后来有人推荐我去「脊柱特工」,而且刚好也在广州。
10月中旬,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脊柱特工做了第一次评估。
10月26日,第一次做完治疗后,效果就很明显,走路也轻松了很多,这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。
随后就根据定制的方案,在这里开始了康复治疗。
跟我期待的一样,随着康复训练的进行,膝痛症状极大地被缓解了,日常走路也逐步恢复了正常。
康复训练前
第2次康复后
第4次康复后
而且跟之前相比,膝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。
「第1次评估」
「14次康复后」
「17次康复后」
算起来,我在这里康复了大概3个月(疫情期间停了2个月),情况也在逐渐好转,现在已经可以正常进行跑步健身了。
为了让身体复元到最佳状态,依然在努力中,不过我很有信心!
舞蹈,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。
每一名舞者的背后,都是汗水浇灌的坚持,是无休止的训练和打磨。
而在无数次的旋转、跳跃动作之下,她们或许有过旧伤,又或许正在经历痛苦。
舞者的伤痛如何痊愈?以下是舞蹈演员小雨的经历 ——
我从小就开始学跳舞,到现在已经18年了。
/ 小雨的舞台表演
跳舞嘛,小伤小痛都是家常便饭。
而且我膝关节韧带比较松,然后髌骨就特别容易脱位,所以一直以来膝盖总是带着伤。
记得高三那年,有一次正在做一个很普通的单腿舞蹈训练。
可能因为膝踝没有对准,猛地一下,就感觉到整个髌骨脱位了。
不过神奇的是,没一会它又自己“移”回去了。
这是我第一次经历髌骨脱位,幸好没有影响多久,过了一两天就恢复正常了。
比较严重的一次受伤,发生在我大二的时候。
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一个舞蹈动作,「旋转、换重心、下蹲」,然后髌骨就出去了,当时我整个人直接坐地上……
赶紧上医院拍了核磁,医生说我半月板韧带没有问题,就是髌骨软骨有损伤。
但是那个膝痛真的影响了我很久很久,大概两年后才恢复比较正常的运动
.
一开始,我在家休养了一个月,也做过针灸、按摩之类的理疗,但都没什么特别好的效果。
再到后来,就只好忍着痛继续上课训练,难受是肯定的,但没办法。
直到大三误打误撞地接触到了康复,才终于感觉找对了方向!
那个时候我们学校的研究生,刚好在做关于膝关节康复训练的课题,我就去当「小白鼠」,做了一个月的康复。
没想到一个月之后,这腿突然就能使上点劲了,这让我非常兴奋!
自那之后,我开始积极接受运动康复,恢复效果也很不错。
我们平时练舞需要练很久,基本上一天6-8小时都很正常。
/ 在训练室练舞
经常练到晚上十点的时候,整个人都已经累得虚脱了,这个时候你还要想照顾到膝盖就很难。
尤其到最后精神顶不住了,脑袋可能不时会放松、走神一下,这个时候通常最容易受伤。
而且,我之前在北医三院拍片的时候,找了那里很好的医生。
他跟我说,我的膝盖长得跟别人不大一样,人家的「髌骨滑车沟」都是凹进去的,而我的却有点平,所以会很容易就拖出来。
20年7月份,我的髌骨又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受伤。
在北医三院拍了片,当时医生说半月板也出现了损伤。
刚开始也是动不了,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左右。
都说「久病成医」,得益于之前的经验,在这期间自己也会做一些训练来防止肌肉萎缩。
这么休养了一段时间,才接着进行康复治疗。
到了10月份,因为工作的原因,我要来广州报到了,也准备在这边找一家比较靠谱的康复机构。
因为我的工作就是舞蹈演员嘛,以后要想能够正常运动,必须得好好养。
可能因为接触康复比较久,自己也具备了一定的辨识能力。
第一次过来脊柱特工,找赵雅婷治疗师做完评估,就感觉这里还挺专业的,后来的康复效果也确实验证了我的判断。
第一次评估结果
1、左膝关节肿胀、股四头肌萎缩
2、膝关节软组织损伤,活动过程中存在疼痛弧(屈膝100~130度)
3、左侧髌腱,髌下脂肪垫,髂胫束压痛
4、髌股关节紊乱
刚开始来得比较勤,基本一周跑两趟。
几次下来,就能感觉到跟之前康复不一样的地方。
因为我在北京找的是运动康复,可能他们接触运动员比较多,康复模式也更偏向于运动训练。
然后在脊柱特工,当然训练也有,但她还会配合各种手法和设备,整个康复体系会更加完善,而且也不只是让我练膝盖,而是全身综合性的训练。
/ 部分康复手法
/ 部分康复训练
我之前在做舞蹈动作或平时活动的时,这个膝盖一受力就会痛,经过阶段训练下来,疼痛问题也基本解决了,达到了预期的效果。
差不多到1月底那会儿,我就感觉恢复得特别好,舞蹈动作也能做到70%左右。
我对这个效果是很满意的,毕竟这是二次受伤,而且对比之前受伤养了2年左右,这次康复已经算非常高效了。
目前康复还在按计划进行,通过加强膝关节周边的肌肉、调整下肢的运动模式,来减轻膝盖的负担,防止髌骨再往外脱。
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,身体能恢复得更好,舞蹈动作能完成得更加完美,也希望自己的舞蹈生涯能走得更远~
一些感想:
赵雅婷治疗师很耐心也很专业,她不仅帮我解决了膝痛的问题,还教我加强全身综合性的训练,预防再次出现损伤。
而且接触了康复这么久,我感觉脊柱特工的康复体系更加综合和完善,针对性康复训练+治疗师专业手法+先进设备,真的非常专业!
物理治疗师寄语
膝痛除了要关注膝关节本身的问题之外,还要综合考虑到髋关节和脚踝。特别像舞者、运动员这类人群,对下肢的运动功能比常人要求更高。
Ps:小雨积极主动的配合让整个康复过程事半功倍!
所有热爱运动、正在运动的朋友,都要重视运动损伤,了解运动康复!
今天给大家分享,来自广州宗小姐的膝伤康复故事——
人和机器一样,经常运动才不易生锈。
我是个运动狂粉,早几年曾沉迷于山地车越野,享受运动冲刺的紧张和情绪释放的畅快。
在“疯狂”运动了两年之后,我又爱上了跑步。可以说在受伤之前,运动一直是我的生活常态。
直到2019年,还记得那天我刚跑了800米左右,突然左膝痛得厉害,意识到「可能受伤了」,我马上去了医院。
当时在中三医拍完片,医生告诉我只是膝盖有点积液,然后开了些药,就让我回去休养。
*医院检查报告
现在回想起来,那个时候我就是吃了不懂物理康复的亏,才让问题越拖越严重。
随着休养的时间越来越长,膝盖非但没养好,反而变得越来越“脆弱”:平时稍微走一会,腿就累得不行。
照这样发展下去,别说重新运动了,日常活动可能都成问题。
于是我又去了一趟医院,只要能快点好起来,就算动手术我也认了。但医生检查了我的情况,也只是告诫我回去休养,不要乱动。
如此过了近两年的时间,期间我在网上搜过很多相关资料,慢慢开始了解物理康复,也关注到脊柱特工。
但当时因为种种原因,没有立即过来做康复。
没想到21年的时候,左腿的状态开始恶化了!有一次我下班回家,走到半路突然左腿酸痛乏力抬不动,在原地整整站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,真有点吓人……
在那之后我明显感觉到膝盖变得更差了,就连等地铁的时候也不能站着,必须找个地方坐下来。
那个时候我才明白,再等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,这才下定决心要来做康复。
2021年11月3日,第一次来脊柱特工,印象特别深刻,当时我还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余晖下广工的操场,希望自己也能像场上的他们一样运动起来!
*随手拍的广工操场
接下来,王斯琴治疗师帮我做了评估检查、解释评估结果、定制康复方案。
我第一次明确地知道了自己膝盖问题一直反复发作的原因,也对接下来的康复疗程有了基本的了解。
2021 年
首次评估结果
1.髌股关节轨迹异常,左侧脂肪垫外侧受压,左侧动态膝外翻;
2.左侧髌软骨磨损,较少积液存在;
3.左侧肌力不平衡;
4.踝关节背屈活动受限,功能性扁平足;
5.下肢不等长,左侧髂骨旋后,右侧髂骨旋前。
1.改善髌骨位置,减少软骨摩擦;
2.放松高张力肌肉,加强股内侧肌,激活臀中肌;
3.肌贴稳定和保护。
1.改善踝关节背屈;
2.步行时找到足弓支撑;
3.上下楼梯正确训练。
得益于王老师的专业指导,我的康复效果越来越好。 今年3月份,我已经可以去跳舞、爬山了,时隔这么久重归运动的感觉真的太棒了!
现在我每周还会坚持过来做康复,看着自己的身体逐步迈向健康,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。
我是个很喜欢运动的人,如果当初没有接触到物理康复,很可能就因为腿伤放弃运动了,那真的很可惜。幸好遇到脊柱特工,有王老师帮我解决伤痛,回归日常生活,重返运动!
上了年纪就是会腰痛、上了年纪就是会膝痛、上了年纪就是会头晕……
年纪大了,就是身体疼痛的理由吗?
今天给大家分享,来自广州李阿姨的康复故事——
因为钟情于山泉水的清甜,我们家每隔三四天,就要到白云山去取一些山泉水回来饮用。
前两三年,我有时候会去白云山背大概50斤水下来,背包装着30斤,手里拎着20斤,然后回家又要爬9层楼梯。
我早年在工厂上班,因为工作姿势问题,导致膝腿在年轻的时候就落下了隐患,日常也会有不适,但还能忍,但加上不合理的负重之后,膝盖问题终于爆发了。
那段时间里,我走路久了、上下楼梯左膝都会痛,而且因为没法完全蹲下去,上厕所只能改用马桶。
当时只觉得自己是“年纪大机器坏”,只好到医院求医,但关于膝盖的具体情况,医生也没有给我解释得很详细。
这几年在医院,推拿、针灸没少弄,医生开的药,吃的、洗的、外敷的都试过了,疼痛确实有所缓解,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反复。
女儿看我的膝盖过了这么久还没好,不相信这是所谓的“老人病”,反而觉得是因为没有“对症下药”,准备带我去做物理康复。(因为她平时喜欢运动健身,对运动康复有了解,也关注脊柱特工很久了)
说实话,我以前对运动损伤、物理康复这些词都很陌生。
到这里之后我才了解,不是只有喜欢运动的人才会有运动损伤,像我们日常走路、上下楼、蹲下起立都可能导致肌肉或关节出现损伤,同样也需要进行康复。
身体不适肯定是有缘由的,不能只拿年纪说事。
2022年
评估结果
1.双侧髌骨关节僵硬,各个方向活动缺失;
2.骨盆前倾、髂腰肌紧张,臀肌失活,日常功能中膝盖受压过大;
3.足部旋前,功能性扁平足,胫骨外旋,股骨内旋,阔筋膜张肌、髂胫束紧张,臀中肌无力,髌骨关节磨损加重。
王斯琴治疗师通过评估,发现我的骨盆、髌骨、足底等部位都有问题,她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检查结果,然后为我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。
这么一来,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基本了解,对接下来的康复,心里也有数了。
在这之后我每周都会过来2次,进行了5周康复训练之后,步行和上下楼梯时候的膝痛都基本消失了;膝腿关节也更加灵活了,完全蹲下也没有问题,有针对性的康复果然不一样!
我非常信任王老师,她不仅给我处理膝关节的伤痛,还帮我解决了头晕手麻的困扰。
以前睡觉时,侧躺久了就会手麻,平时还经常头晕。
2022 年
评估结果
1.双侧斜方肌、斜角肌、肩胛提肌肌肉张力高;
2.上段颈椎失稳,颈深屈肌无力导致颈胸椎交界位置被迫僵硬,肩胛骨活动受限;
3.呼吸模式异常,胸式呼吸为主,胸廓与骨盆对位不良,肋骨外翻,膈肌无力,辅助呼吸肌过劳。
王老师给我评估之后,发现主要是颈肩方面的问题,针对这些问题做了5次康复之后,我的手不麻头也不晕了,颈肩不像以前那么僵硬酸痛,肩关节也更加灵活了(可以举过头顶)。
随着身体上的疼痛不适一扫而空,活动更加舒适自如,心情也变得更好了!非常感谢王斯琴治疗师,她帮助我解决伤痛,让我可以恢复健康,重归日常生活。
一些感想:身体出现问题,及时治疗才能早康复、少受罪。
仅靠休息没法完全恢复,想重新运动又怕伤情恶化,这该怎么办?
今天分享的是,来自广州的W小姐,在运动后膝痛的康复故事——
生命在于运动,我平时愿意花点时间去练练普拉提、跑跑步,让自己保持健康活力的状态。
大概4年前,有段时间运动比较频繁。结果在那之后,右膝就开始出问题了,每次一运动,就要痛上一两天。
起初没有太在意,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,我才察觉出不对劲来。
后来去医院挂了骨科,医生给我做了检查,也没发现什么问题,只是建议我回去好好休养。
但休养一段时间之后,情况并没有好转。平时不动倒还好,只要一运动,膝盖就隐隐作痛,这让我非常困扰……
那段时间因为膝痛,我不得不暂停了跑步等各种运动,甚至连普拉提也做不了,但我知道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。
如果还想继续运动,就必须寻求更好的康复方法。
刚好有个朋友知道我的情况之后,建议我去脊柱特工试一下物理治疗,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。
2021年11月底,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脊柱特工,当时是张瑞深治疗师为我做了第一次评估检查。
2022 年
第一次评估结果
1.髌股关节对线异常:右侧髌骨内移;
2.右侧单腿负重站立:膝内扣,小腿外翻;
3.骨盆整体向右旋转,右侧髂骨旋后;
4.双侧髋关节内旋受限,右侧受限较多;
5.右侧阔筋膜张肌、内收肌、梨状肌张力较高;左侧髂肌张力高;
6.双侧臀中肌运动功能较弱,右侧较弱
评估完之后,她还为我详细讲解了身体的检查情况,让我知道长期以来的膝痛,根源不只在于膝关节,还涉及到足、踝、小腿、骨盆……然后针对种种问题,为我定制了专业康复方案。
在第一阶段期间,张老师主要帮我调整髌股关节力线,松解张力高的肌肉。
2个多月之后,我的膝痛症状就明显减轻了,发作次数也变少,骨盆歪斜、膝关节内扣、小腿外翻、足踝内翻的情况都开始转好。
随着康复的进行,后期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,我明显感觉到膝关节变得更加稳定,体态问题也在逐步修复。
身体的这些变化告诉我:健康和运动已经离我不远啦!
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提升骨盆和膝关节稳定性。
2个月康复之后,我的膝痛基本消失,日常偶尔会有很微小的不适,已经可以重新开始跑步啦~
而且让我惊讶的是,经过这段时间的康复,不仅核心加强了,关节也变得更加灵活,很多比较难的普拉提动作,我现在都可以顺利地完成了!
接下来治疗师还要继续帮我调整下肢平衡,稳定骨盆和膝关节(顺便也帮我矫正假胯宽),提升下肢运动功能。
我相信康复结束之后,一定会有更好的运动表现~
张瑞深治疗师很专业、很阳光、非常正能量,感谢她帮我解决身体疼痛,让我回归日常生活,重新运动~
(关注公众号,回复“案例”查看更多康复实录)